欢迎您访问本网站!
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基础化学课程研讨会
日期:2025-10-13  作者:郭子栋  浏览量:0

为积极响应国家对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的战略需求,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提升教学质量,2025年10月11日下午,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基础化学》课程组在工学院4楼会议室成功召开了课程建设研讨会。本次会议特邀了课程组全体任课教师与各年级学生代表共同参与,旨在通过师生间的深度对话,共同为专业基础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建言献策。本次会议由课程组负责人谢再波博士主持。

谢再波首先强调了《基础化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指出其在构建学生知识体系、培养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方面的关键作用。面对新能源材料领域的快速发展和行业对人才能力要求的变化,如何让基础课程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成为本次研讨的核心议题。

会议现场气氛热烈,交流深入。教师们从“教”的角度出发,围绕课程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教学强化等方面展开了充分讨论。有教师提出,应增加与锂电池、氢能、光伏材料等前沿领域紧密相关的化学原理案例分析,使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专业应用无缝衔接。另有教师建议,引入项目式学习(PBL)和虚拟仿真实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培养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学生代表则从“学”的视角出发,分享了他们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切身感受与困惑。同学们普遍认为,基础化学课程内容多、理论性强,希望能看到更多生动的动画演示和实物模型,以帮助理解微观的化学过程。同时,他们也希望实验环节能更具探索性和设计性,而不仅仅是验证已知结论。部分同学建议在基础阶段就适当渗透材料表征、性能测试等概念,为未来的专业学习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经过充分的研讨,与会师生在多个方面达成了共识。课程组初步明确了下一步改革方向:一是启动课程内容动态更新机制,及时融入学科前沿知识;二是大力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学习效率;三是优化实验实训项目设计,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厘清了思路,更搭建了一个高效的师生交流平台,是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深化“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生动实践。课程组表示,将认真梳理和吸纳本次会议的宝贵意见,尽快制定出具体的课程优化方案,并将改革的共识转化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实行动,为培养高素质的新能源领域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1.jpg

2.jpg

 

分享到
编辑:杨科  丨 内容来源:工学院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