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本网站!
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
日期:2025-06-16  作者:郭子栋  浏览量:2695

专业名称: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          专业代码:430307

专业特色:产教融合,科研支撑,致力于培养新能源战略需求卓越工程师

 

专业简介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是适应我国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包括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电子、机械等,旨在培养满足国家新能源战略需求的综合性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光伏、储能及风机叶片材料生产工艺及质量管理体系,储能系统和新能源发电系统电气控制等知识,具备光伏、储能及风机叶片材料工艺设计、设备维护和智慧工厂管理能力,储能系统及新能源发电系统设计施工管理及运行维护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品硅组件生产及质量检测、薄膜电池生产及质量检测、储能电池生产及质量检测、风机叶片材料生产、储能系统装配与调试、新能源发电系统安装调试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 :《材料成型原理》《湿法冶金技术》《应用电化学技术》《储能电池回收与利用技术》《新能源材料科学基础》《储能系统集成技术》《储能电池制备技术》《新能源材料检测技术》等核心课程。

就业方向:

校期间考取光伏电站运维证、低压电工证和电池制造工等证书,毕业后从事电池制造人员、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人员等职业,平均薪酬每月达 5500 元以上。

教学资源:

1.教学团队:专业教师共计28人,其中博士3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80%以上,高级职称教师17人,中级职称教师11人。

2.实训条件:实训室面积有850平方米以上,包括化学实验室、精密仪器分析实验室、电工电子基础实训室、材料制备室、材料检测室和仿真实训室(部分在建)。

3.合作企业: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能矿锰业集团有限公司、贵州为方能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贵州省铜仁华迪斯新能源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

服务于人才培养的科研条件:

1、创新材料与能源研究博士工作室

创新材料与能源研究博士工作室是一支专注于新能源材料与现代能源综合利用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工作室凝聚了地球化学、材料与化工、矿业工程、材料化学、应用化学等多学科背景的5名核心科研人员,形成了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的研究格局。研究团队不仅拥有深厚的多学科理论基础,更具备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成员间知识结构交叉互补,科研目标清晰协同,学历与职称结构搭配科学,为承担重大科研任务、解决创新材料与能源综合利用问题、培养高层次人才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绿色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工作室致力于成为材料与能源领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

2、新能源装备数字化仿真与应用研究博士工作室

本工作室团队由1名博士领衔,由教授和硕士5人组成。聚焦新能源装备(如风电、光伏、储能系统)的前沿研究,依托先进的数字化仿真技术(多物理场耦合、数字孪生、AI驱动),致力于装备的智能设计、性能精准预测、状态评估与智慧运维。目标是研究关键先进技术,提升装备效能与可靠性,为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双碳”目标实现提供科技支撑与创新应用人才基地。

3、锰系新能源材料研究博士工作室

锰系新能源材料研究博士工作室是一个专注于锰系新能源材料探索与研究的科研团队,致力于在该领域取得创新性突破,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团队成员由1名博士和4名研究生组成,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拥有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经验。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涵盖地质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测绘、自然地理等多个领域,多元的专业背景使团队能够从多角度审视锰系新能源材料研究中的问题,为解决复杂的研究难题提供了多样化的思路和方法。工作室聚焦于锰矿资源与环境以及储能电池正极材料两大核心领域,推动锰系新能源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专业实训条件:

目前新能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拥有扣式电池生产线、圆柱电池生产线、软包电池卷绕生产线、电工电子以及电池材料检测等实训设备(部分在建)总价值500万余元。

 


1.png

分享到
编辑:蒋远航  丨 内容来源:工学院 收藏本页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