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四、恢复办学期(19771991

197610月粉碎“四人帮”后,由于国家当时正处于拨乱反正的特定历史时期,各项工作都是百废待举,尚未走入正常轨道,所以1976年和1977年,铜仁卫校均未进行正常招生,只是在197710月,受铜仁地区卫生局委托,代办了一个为期三个月有33个学员的中药培训班。197910月,地区卫生局再次委托卫校举办了“西学中”和中药两个培训班。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口号的提出,医学教育得到加强,学校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为提高教学质量,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学管理,注重师资培训,重视实训基地建设,成为这一时期学校的工作重心。

1980年,学校提出要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在教学中强调加强“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并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备好课、讲好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改革注入式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根据“81年初北京中专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修改了10个专业的教学计划,普通、基础、临床课程的教学时数比例由235 改为334,理论与实习比例仍为21。医士专业改为4年制,总学时增加,实习时间加长;今后毕业生分到基层公社以中专生为主;外语定为必修课,劳动课每学期为一周时间;假期由8周增至9周,其中寒假4周,暑假5周。

1982年,学校有专职教师44人,实验员3人,教辅人员4人。其中,大学本科25人,大专8人,中专11人。到1994年,学校有教职工182人(含离退休职工),其中专职教师90人。专职教师有所增加。于是,在教学改革中,逐步加强教学管理,建立教学业务档案,对教师的工作量登记汇总,建立各级行政领导听课制度,设听课卡。教务科拟订了以实践教学为重点的教学方案,通过模拟教学、电化教学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到1998年为止,有30名教师先后到省内外进修或培训学习,使教师素质有所提高,教学质量也明显提高。19921月,在全省组织的会考中,医士27班参加全省《药理学》统考,总成绩名列全省第一,且囊括个人前四名。与此同时,非常重视学生的临床实习,广泛建立校外实习基地。1983年后,除了铜仁地区医院(现铜仁市第一人民医院)、铜仁武陵山心血管医院(现铜仁市第二人民医院)以及各县医院为学校实习基地外,还在黔东南州中医院、凯里市医院、重庆市秀山中医院、湖南省吉首州民族中医院、麻阳县医院设了实习点。

随着“文革”的结束,国家的教育事业得到发展。为加速培养民族卫生技术人才,解决民族地区缺医少药的实际困难,1981年,开办了面向边远贫困乡、镇招生与分配的民族医士班,实行定点招生,定向分配,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养得起”的农村卫生人员。为办好这个专业,学校对其招生、教学、管理等方面实行了特殊优惠政策:一是降低录取分数线;二是入学年龄放宽到30周岁;三失对生活确有实际困难的学生,定期给予生活补助;四是明确有经验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和教学工作。19819月,首届民族医士班开学,招收学生40人,学制三年。从1981年至1995年,民族医士专业共招收11个班,有学生528人。19879月,又增设了民族妇幼医士班,招生46人,学制三年,开设科目与民族医士专业相同。从1987年至1994年,共招收四届民族妇幼医士班,毕业学生共210人。这些毕业学生全部分配到定向的乡、镇工作,为充实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卫生力量作出了积极贡献。

19849月,为适应医学教育改革的需要,培养在职医务人员,学校开办了职工医士班。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学校非常重视教师的切身利益——职称评定和住房改善。

198747日,学校成立职称改革领导小组,由贾瑞歧、吴先骥、刘自仙、张璇基、陆广凯等5人组成,下设办公室,由陆广凯、邓德良二同志具体办公。425日,学校初级评委会成立。自此,学校有了完整的职称评定机构和制度。1988428日,朱仁、张璇基、袁忠信、唐瑞英、付景班、张大镇、陆广凯等同志通过省教育委员会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高级讲师的资格评定,被贵州省人事厅任命为高级讲师。同年10月,又有4人晋升为副主任医师,11人晋升为高级讲师,13人晋升为讲师,4人晋升为主治医师,1人晋升为实验师。

1990816日,经过学校领导的努力,省财政拨款13万元,地区财政配套13万元,在原门诊地址修建1257平方米职工宿舍一幢,共20套(其中,70平方米10套,52平方米10套),大大的改善了教职工的住房条件。

到九十年代初,国家经过“文革”后十几年的休养生息,国民经济得到了很快的恢复,教育也走上了稳步发展的轨道。铜仁卫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办学条件有所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也不断提高。19911015日,学校迎来了省教委合格评估专家组对我校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认定我校为合格C等,总评分67.2。至此,铜仁卫校走过了“文革”后的复苏期,并随着国家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办学条件逐年改善,办学水平和能力得到社会的认可。从此以后,铜仁卫校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五、蓬勃发展期(19922002

自学校在省教委的合格评估中顺利通过后,学校开始酝酿新一轮的发展计划。1992529日,学校召开第三届教代会,通过了学校发展十年规划及护理专业教改方案。不久,1016日,学校又迎来了省教委办学水平评估专家组对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估验收,总评为73.84分,评定为C等。

1991年,对于铜仁卫校来说,是其发展史上最关键也最重要的一年,一是学校在省教委的合格评估中顺利通过,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稳定的基础;二是710日,省政府将铜仁地区列入世界银行卫生Ⅳ项目贷款备选地区,这对铜仁卫校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于是,学校领导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开始着手项目申报的前期准备工作。1993319日,王彦凡校长赴贵阳参加贵州省农村卫生人力开发项目(卫Ⅳ项目)启动会议,按《贵州省中国农村卫生人力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定:学校项目计划总投资533万元,其中,世界银行贷款306.5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226.50万元。建设项目为学生宿舍2000平方米,学生食堂805平方米,图书馆1250平方米。同时,还要完成三年制岗前人员475人、一年制乡村卫生补课人员1040人的培训任务。

1993年,为顺利完成中国农村卫生人力开发项目的总目标,实现教学与项目目标的有机衔接,根据本地区农村卫生工作的实际和生源情况,学校以社区医学专业为教改试点,对教学计划、课堂设计、教学组织形式积极探索和改革,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开展了以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主的教改模式。在卫生部(94)新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贵州省卫Ⅳ项目乡(镇)卫生院的人力结构和医生工作的描述,学校中等医学教育研究室,对两个乡镇卫生院的人员结构及设备作了调查,并组织教师学习教改资料。随后,制定了两年制社区医学专业教学计划、一年制补课培训计划及“三一制”(即一年普通基础课教学,一年临床教学,一年生产实习)教学方案,并于1994年付诸实施。

经过两年的筹备,1994年,旨在改善农村卫生服务,进而改善农村卫生状况、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中国农村卫生人力开发项目(卫生Ⅳ项目)开始启动,根据《贵州省中国农村卫生人力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神,当年,学校开办了三年制岗前培训班及两年制乡村卫生人员补课培训班;到19959月,卫Ⅳ项目补课培训班开学,共招收4个班,学生210人,学制2年。到19983月,在各县函授点又举办了卫Ⅳ项目函授培训班,共招生179人,学制四年。至此,卫Ⅳ项目培训工作已全部完成。

1994年,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迅猛发展,为了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在铜仁地区卫生局主持下,学校与贵州省广播电视大学铜仁分校联办医疗专科班。其办学方向是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具有良好医德风尚的高级实用型卫生技术人才。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原则,学制三年(一年基础理论,一年临床理论,一年生产实习)。1994年共招收两个班,学生共75人。

1994918日,学校又再次与地区职校签定合同,联合开办中西医结合医士班。

为提高教学质量,在学校面临新的发展的同时,学校也非常重视教学改革,开展目标教学,注重素质提高。根据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改变医疗护理工作的内容与特点。因此,临床课普遍采用病案教学法,克服过去统一介绍病历、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治疗等重复枯燥的教学弊端。护理课教师在教学中贯穿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点,及护理工作者要从心理、生理、社会诸方面对病人进行全面护理。基础课教师巧用标本和挂图,利用其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解剖课讲人体结构时,首先带学生看人体标本,逐一给学生介绍人体各个器官所在的位置,仔细讲解其形态、结构及解剖特点,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普通课注重实施素质教育,如化学教师,利用一些重要的化学史实及著名化学家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崇高品格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使学生树立为科学、为民族奉献的精神。

为深化教学改革,19944月,学校召开中等医学教育研究室会议,研究教改问题,明确抓“三个二”,即两个调查报告:一个乡级卫生院人员构成及设备调查,一个村卫生状况调查;制定两个目标:一年制补课培训目标,三年制医士专业培养目标;草拟两个方案:“三一制”教改方案,一年制补课培训的教学方案。并决定从1994级新生开始实行“三一制”教改方案,即一年普通基础教学,一年临床教学,一年生产实习。

1997年,在爱德基金会的支持和投资下,学校开设了爱德村医班。同年9月,首届爱德村医培训班开学,学制1年半,招生50人。

随着学校的发展,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招生专业也在增加。至1998年,学校有专职教师90人,实验员11人。其中,大学本科66人,大专19人,中专16人。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43人,初级职称29人。开设了医士、护士、助产士、妇幼医士、中医士五个专业。从20009月开始,又新开设计划生育、针灸推拿、卫生信息技术三个专业。

总之,“文革”之后,学校的专业设置有增加,教学上有改革,管理机构也逐步得到增强。1986年,教务处三个学科并为七个教研组:即外科、五官科、护理教研组,内科、传染病学、公共卫生学教研组,妇产科、小儿科、中医学教研组,解剖学、微生物寄生虫学、病理学、显微镜室教研组,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生物学教研组,数学、物理、化学、体育教研组,政治、语文、英语教研组。后因教研组不能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19888月又恢复为原来的普通科、基础科、临床科三个教学科室。1993年,临床学科分为临床一科和临床二科。1995年,成立中心实验室,统一安排各科的实验(实习)课。四个学科共分管12个教研组:

普通学科包括政治、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学、化学、体育。

基础学科包括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寄生虫学、药理学、病理学。

临床一学科包括内科学、外科学、护理学。

临床二学科包括传染病学及流行病学、卫生学、儿科学、妇产科学、五官科学、中医学、皮肤病学。

1987年,设置学生科;1989年设置保卫科,19911月,学校成立中专教育研究室,直接由学校领导。

改革开放后,经过近二十余年的建设,学校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的改变。到1998年,学校占地总面积43657平方米,建筑面积18741平方米。其中,实验楼占2960平方米。贵州省卫Ⅳ项目支持和投资的图书馆大楼建筑面积1289平方米,设有书库、阅览室、阶梯教室、电教室及设备先进的语音室(48座)和微机室(70台)。共有图书21500册,其中,自然科学类占8%,社会科学类占26%,医药卫生类占66%。有报纸1515份,杂志210份。师生人均拥有图书20册。

其它辅助教学设备有:计算机72台、显微镜106台、电冰箱4台、电泳仪1台、X光机(200MA1台、电影放映机1台、幻灯机5台、摄像机1台、复印机1台、誊印机1台、录像机3台、放像机1台、彩电8台、教学电影片20卷、教学录像150部。

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条件的改善,教师队伍的素质也有所提高,科研能力也不断增强。如樊黔江、丁怡和和贾桂林撰写的《医学气象研究》曾获铜仁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丁怡和、魏素娟与姚曙光的《NEZEICF综合症尸解一例报告》获铜仁地区科技成果四等奖。有42名教师参编或主编全国或全省中等卫生学校教材,如徐世汪参编的卫生部规范教材《外科学》,周育玲参编的贵州省中等卫校通用教材《生理学》,张大镇等参编的乡村医生教材《解剖学》、《化学》、《外科学》、《传染病学》、《妇产科学》,樊黔江等参编的中等医学教育目标教学丛书共13种和中等医学教育卫Ⅳ项目函授教材3种。

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刻苦的教学科研,培养了一大批敬业的教师,也获得了社会和人民的广泛认可和赞誉,也给学校带来了荣誉。如:

198310月,袁忠信老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称号;12月,王惠初老师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唐瑞英老师被全国妇联授予“五好家庭”称号。

198812月,付景班老师被贵州省委、省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19899月,又荣获国家教委、人事部、全国教育工会颁发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回顾铜仁卫校的办学历史,在40多年的风雨阳光下,它不断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医疗卫生实用人才,从1958年至2002年,共培养各类毕业生8000余人,在铜仁地区医疗卫生战线上,已经形成了一支巨大的基本骨干队伍。他们中有许多在科技和管理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承担重任。特别是在铜仁地区历年农村医疗卫生保健和计划生育等重大任务的完成上,记录着铜仁卫校毕业生的辉煌业绩。在四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铜仁卫校师生员工形成了名副其实的核心精神支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这是学校的传统,也是我们党和民族的光荣传统,是一笔最值得珍惜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