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简介
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 专业代码:46030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开设于2016年,2019年获批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2020年获批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制度考核试点”,2021年度获批现代新型学徒制试点。
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机械和设备维护保养工程技术人员、能够从事自动生产线运维、工业机器人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生产管理、销售和技术支持、技术改造、维修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主要课程:
机械识图与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电产品三维设计、电工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运动控制技术、自动生产线安装及调试、现代电气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维护、数控技术、传感器原理等专业课程。
专业就业方向:
在国家“中国制造2025”、大力发展高端装备、智能装备的数字化制造背景下,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非常乐观,就业率连续多年在95%以上,毕业生广受装备制造行业的欢迎,用人单位满意度高。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操作、调试、维护、技改等岗位,也可以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销售、经营、管理等岗位,也可进行专升本升学、事业单位的报考。
专业师资情况: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共计教师25名,其中,校内教师20人,外聘教师5人,其中校内副高级及以上职称7人,占35%,硕士研究生学历12名,占60%,双师型队伍占90%以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注重教师能力的培养,自专业成立以来,每学期均组织教师的专业技能交流学习,省级、国家级教学及科研能力的培训。
专业教科研成果:
近5年,机电专业团队承担主持省级以上课题4项,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6项,技术服务团队1支,科研创新团队2支,现代新型学徒制试点1项,混合优质课程2门,授权国家专利6项,登记国家软件著作权4项,发表省级以上期刊论文20余篇。
专业校内实训条件:
专业建有工业机器人实训室、自动生产线实训室、高级维修电工实训室、现代电气实训室、可编程控制实训室、智能配电实训室、增材制造实训室、机电创新工作室、数控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等实训设备总值达到550多万元。
学生技能竞赛获奖:
近3年,机电专业学生荣获大学生“现代电气控制装调”“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技术”“工业设计技术”“3D创意设计”“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等竞赛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一二等奖。
专业主要合作企业:
机电专业在贵州铜仁旭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贵州铜仁市科创机械设备实业有限公司、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机器有限公司、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等40余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
(更新时间:2024年2月28日)
- 上一篇:工学院机电教研室开展solidcenter三维工业设计专业软件培训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