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为2025级本科新生举办学术资源使用培训讲座 助力开启科研学习之旅
作者:  来源:  浏览量:6 日期:2025-11-05 

为帮助2025级本科新生快速掌握学术资源检索与利用技能,提升信息素养与科研能力,11月4日晚,图书馆在寅亮厅举办学术资源使用专题培训讲座。本次讲座分两场,聚焦“汇雅电子书+学习通”实用技巧与“CNKI×AI”知识获取方法两大核心内容,特邀超星集团讲师刘大伟、中国知网高级培训师顾雪君担任主讲,2025级全体本科新生和部分图书馆馆员现场参与学习。

第一场由超星集团讲师刘大伟主讲。讲座伊始,刘大伟讲师围绕“汇雅电子书+学习通”展开详细讲解。他首先明确汇雅电子书作为图书馆电子馆藏基本书库的定位,强调其在经典价值挖掘、高品质图书推荐及完善资源体系构建方面的核心优势。在使用路径介绍中,他分别针对PC端与移动端的操作步骤进行演示,确保新生能快速掌握平台进入方式。

随后,刘大伟讲师重点解读汇雅电子书的五大核心资源板块。“经典文库”涵盖人文、社科、艺术、科学等领域5万余种经典著作,覆盖率超95%,是学术研究与通识教育的重要基础;“好社好书”联合中信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等300余家知名出版社,每月更新名社高分新书;“好书精选”聚焦科普、小说、心理等热门类别,每周推送高分新版书籍;“优选专题”结合世界读书日、中秋等节日与社会热点,打造有趣有料的主题阅读内容;“基本书库”则以135万余种图书的庞大体量,覆盖中图分类法22个大类,包含珍本、善本等稀缺文献,每年还将更新5-10万种新书。此外,他还介绍了平台的AI阅读功能,通过翻译、全文概述、智能问答等工具助力高效阅读,同时强调其通过36万余位作者与600余位院士授权实现的“双重版权保障”,让新生放心使用资源。

1.jpg

在第二场“CNKI×AI 让知识触手可及”的专题讲座中,顾雪君讲师以“信息素养”为切入点,引导新生建立科学的学术认知。她通过对比“日常理解的信息素养”与专业定义,结合美国信息产业主席Paul Zurkowski、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2022-2035)》的相关阐释,明确信息素养是涵盖数字获取、评价、创新、伦理等多维度的综合能力。随后,她从信息意识、需求、检索、筛选、管理、利用、伦理七个方面,结合新生关注的“查学校专业”“找招生简章”“辨资源优劣”等实际需求,具象化解读信息素养的具体内容,并指出人工智能时代信息获取渠道的变革趋势,强调AI普及教育的重要性。

在“新知网 学新知”板块,顾雪君讲师结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介绍知网在AI技术赋能下的新变化。她以“美国加关税对普通人的影响”为例,展示AI如何重塑信息获取方式,并提出AI素养的三大核心——批判思维(找茬力)、人机协作(共生力)、伦理意识(边界力),同时分享提示词工程的关键技巧,帮助新生掌握与AI大模型高效对话的方法。

针对“AI 赋能下的使用与规范”,顾雪君讲师重点介绍CNKI AI的特色功能:“可信问答”确保回答有依据,规避AI幻觉问题;“文献地图”直观呈现研究现状;“专题”功能方便分类管理研读文献。在论文写作辅助方面,她拆解“搭架子-填血肉-学术化表达”的写作步骤,并通过国内学者涉嫌AI代写论文的案例,强调学术诚信的重要性。她详细解读复旦大学关于本科毕业论文使用AI工具的规定及学术出版中AIGC 的使用边界,明确“允许语法修改、大纲结构化,禁止生成研究假设、直接撰写全文”的原则,引导新生理性使用AI工具,始终保持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

2.jpg

本次培训内容实用、操作性强,不仅让同学们掌握了汇雅电子书与知网的核心使用技巧,更对信息素养与学术规范有了深刻认识,为后续课程学习与科研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书馆今后将持续开展学术资源使用系列培训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师生提供更全面、更专业的学术支持,助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氛围。

核发:0 点击数:6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