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地网络服务平台 >> 网上课堂 >> 详细内容
 
网上课堂 >> 正文
  X线检查技术
日期:2023-03-22  发布人:医学院  浏览量:3629

      X线检查技术

 

胸部X线摄影检查技术

 

摄影前准备

1.了解被检者的基本情况,核对申请单

2.做好患者信息录入

3.暴露被检部位(项链、文胸、更衣)

4.做好重要腺体的X线防护工作

5.胸部后前位体位设计

胸部

体位

被检者面向摄影架站立两足分开,头稍上仰前胸壁紧贴探测器正中矢状面与探测器相垂直并对准探测器中心两手背放于髋部,双肘弯曲尽量内旋向前,双肩下垂照射野上缘超出肩部约3cm,下缘包括肋膈角,两侧包括侧胸壁

中心线中心线水平方向对准第5胸椎水平垂直射入

胸部侧位

体位

被检者侧立摄影架前两足分开双上肢上举交叉放于头顶收腹、挺胸、抬头被检侧胸部紧靠探测器腋中线对探测器中线照射野上缘平C7,下缘平肋膈角。

中心线中心线水平方向对准第6胸椎射入探测器中心

注意事项:

1.胸部常规摄站立后前位片

2.摄影距离为180cm,儿童一般用100cm

3.胸部摄影一般采取高千伏摄影

4.呼吸方式的选择:深吸气后屏气曝光

5.摄影前去除被检部位衣物及饰品,将发辫等置于头顶

6.对甲状腺、性腺的等非检部位做好相关防护

 

腕关节X先摄影检查技术

 

摄影前准备

1.了解被检者的基本情况,核对申请单

2.做好患者信息录入

3.暴露被检部位(去除手链、手表等)

4.做好重要腺体的X线防护工作

5.胸部后前位体位设计

腕关节正位(后前位)体位设计

体位:

被检者取坐位,腕关节成后前位肘部弯曲呈90°,半握拳腕部掌面靠近探测器照射野包括尺桡骨远端及掌骨近端。

中心线尺桡骨茎突联线的中点,垂直射入探测器中心。

腕关节侧位体位设计

体位:

被检者取坐位,肘部弯曲约呈直角手指和前臂侧放,第五掌骨侧面与前臂尺侧紧贴探测器尺骨茎突置于探测器中心照射野包括尺桡骨远端及掌骨近端

中心线对准桡骨茎突,垂直射入探测器中心。

注意事项

1.摄影时,应使被检者体位处于舒适状态。被检者肢体尽量靠近IR,必要时使用辅助工具固定肢体。

2.长骨摄影时,应包括上、下两个关节,病变局限在一端时,至少包括邻近病变一端的关节以明确其解剖位置。

3.对外伤者应尽量采用改变X线方向或移动摄影床床面等方式,以适应摄影体位的要求。

4.婴幼儿四肢骨摄影,常规摄取双侧影像,以便对照。两次摄影,摄影条件应相同。

5.加强对被检者的X线防护。根据被检部位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照射野。

6.四肢摄影管电压为4565kV,曝光量416mAs,摄影距离为75100cm。增生性骨病的酌情增加管电压值,溶骨性骨病和长期废用的骨骼应减少管电压值。

 

膝关节X先摄影检查技术

 

摄影前准备

1.了解被检者的基本情况,核对申请单

2.做好患者信息录入

3.暴露被检部位

4.做好重要腺体的X线防护工作

5.胸部后前位体位设计

膝关节正位(前后位)体位设计

体位:

被检者仰卧或坐于检查床,下肢伸直,足稍内旋,足尖向上髌骨下缘置于探测器中心照射野包括股骨远端和胫腓骨近端

中心线尺桡骨茎突联线的中点,垂直射入探测器中心。

膝关节侧位体位设计

体位:

被检者侧卧位被检侧膝部外侧紧贴摄影台面,膝关节屈曲呈135° 对侧下肢屈曲至于被检侧前方髌骨下缘与腘窝折线连线中点至于IR中心照射野和探测器上缘包括股骨远端,下缘包括胫腓骨近端。

中心线髌骨下缘与腘窝折线连线中点垂直摄入。

注意事项

1.摄影时,应使被检者体位处于舒适状态。被检者肢体尽量靠近IR,必要时使用辅助工具固定肢体。

2.长骨摄影时,应包括上、下两个关节,病变局限在一端时,至少包括邻近病变一端的关节以明确其解剖位置。

3.对外伤者应尽量采用改变X线方向或移动摄影床床面等方式,以适应摄影体位的要求。

4.婴幼儿四肢骨摄影,常规摄取双侧影像,以便对照。两次摄影,摄影条件应相同。

5.加强对被检者的X线防护。根据被检部位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照射野。

6.四肢摄影管电压为4565kV,曝光量416mAs,摄影距离为75100cm。增生性骨病的酌情增加管电压值,溶骨性骨病和长期废用的骨骼应减少管电压值。

 

腰椎X先摄影检查技术

 

摄影前准备

1.了解被检者的基本情况,核对申请单

2.做好患者信息录入

3.暴露被检部位

4.做好重要腺体的X线防护工作

5.胸部后前位体位设计

腰椎

【摄影目的】观察腰椎正位形态及椎旁软组织情况,用于检查骨折、脊柱侧弯畸形、骨肿瘤、感染性骨病和退行性关节病等病变

【体位】被检者仰卧位,双上肢置于身体两侧或上举,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垂直,双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

【中心线】中心线对准脐上3cm处,垂直第3腰椎射入。

【照射野】照射野和探测器上缘包括第11胸椎,下缘包括第2骶椎;

腰椎侧位

【摄影目的】观察腰椎侧位形态、排列曲度、棘突、椎间孔、关节突及骨质情况,用于检查骨折、骨肿瘤、感染性骨病和退行性关节病等病变

【体位】被检者侧卧位,身体冠状面与台面垂直;双上肢自然上举抱头,双下肢屈曲,第3腰椎棘突置于照射野中线后5cm;髂嵴上3cm置于IR中心

【中心线】中心线对准第3腰椎垂直摄入。      

【照射野】照射野和探测器上缘包括第11胸椎,下缘包括第2骶椎;

注意事项

1.去除被检部位衣物及物品,如敷料、药膏等;

2.正确选择适当的摄影条件、体位以及中心线;

3.脊柱外伤患者摄影时,注意搬动,脊椎损伤患者,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4.脊柱外伤摄影时,可在保持中心线、被照体和探测器三者相对关系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摄影操作来满足要求,尽量少搬动患者;

5.脊柱摄影应包括临近有特殊标志的椎体,以便识别椎体排列顺序;

6.腰椎宜深呼气后屏气曝光,其他部位多为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曝光;

7.摄影时应注意X线防护

 

核发:0 点击数:3629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