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是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育而建立的一个新型学科。该专业培养适应新形势旅游企事业单位需要的一线服务与管理类专门人才,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较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具备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发展基础,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高技能旅游服务人才。人文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成立于2006年,2009年成功申报贵州省省级重点专业,2011年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成功申报国家级示范建设专业,2014年成功申报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重点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旅游职业道德、旅游服务意识、人文素养、信息素养等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文旅融合、“旅游+”行业前沿、接待服务、项目策划、产品设计、数字营销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知识,具备旅游服务质量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部门运营管理等能力,面向旅行社及相关服务行业的导游、旅游团队领队、旅行社计调、旅游咨询员、公共游览场所服务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旅游咨询、旅游产品策划、旅游数字营销、目的地运营管理、旅行社服务及经营管理、景区服务与管理、导游服务、酒店服务与管理、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特色】
旅游管理专业成立于2006年,2009年成功申报贵州省省级重点专业,2011年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成功申报国家级示范建设专业,2014年成功申报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重点专业。专业采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半工半读、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安排】
主干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政策与法规》《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研学旅行指导师实务》《导游业务》《景区服务与管理》《旅游数字化运营》《旅游服务质量与客户关系管理》《酒店服务综合技能》等主要课程。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旅游行业企业见习(观摩、淡旺季工学交替)和岗位实习(大三整个一学年)。
【师资队伍】
旅游管理专业现拥有专兼职教师24名,其中在职教师17名,外聘教师7名。拥有本科以上学历17人,其中博士1名,硕士12名,学历结构合理。职称结构上,现拥有讲师及以上中高级职称教师17人,教学能力、专业技术知识丰富。专业团队成员多来自省内外知名高校旅游专业及相近专业,且拥有较为丰富的行业经验。
【实训基地】
校内有:旅游数字实训室、形体实训室、餐饮实训室、客房实训室、校史馆等实训室。
校外有: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主要以四星、五星级酒店、高档餐饮、著名风景区、旅行社等为主,实训基地辐射省内外,主要建设合作的实训基地有铜仁市锦江旅游服务有限公司、贵州亲子猫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万山假日酒店、北京水利部、浙江省嘉兴佳源四季酒店、浙江博雅酒店、上海南郊宾馆等。校外合作单位业务涉及面广,企业业务范围包括旅行社、酒店、餐饮服务类、景区、乡村旅游服务等方面19家。
【就业岗位】
- 旅行社服务及经营管理:从事旅行社各个岗位门市接待、计调与销售、网络运营等客房协调。
- 导游服务:从事定点讲解服务、出境领队、导游服务等。
- 景区服务与管理:从事景区维护与管理接待服务、景区管理、活动策划、旅游规划、产品销售等。
- 旅游产品策划与营销:从事旅游产品策划、旅游产品调研、旅游产品营销等。
- 酒店服务与管理:从事前台接待、客房协调、销售部协调、餐厅服务等。
- 研学旅游服务:从事研学基地、研学营地的申报、研学课程等产品的设计、研学导师服务等。
【职业趋势】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产业,每年还以两位数的速度在增长着,我国对旅游管理人才需求有很大的缺口。旅游产业是欣欣向荣的产业,旅游管理专业是朝阳专业,随着旅游管理体系的逐渐完善,把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后,旅游管理专业的前景非常光明。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市场紧缺的人才,学生就业适应性强。
- 上一篇: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简介
- 下一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