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生产与综合实训》
日期:2023-06-16  作者:  浏览量:1845

图片4.png

课程负责人简介:

  朱锋钊 硕士研究生,教授,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高级考评员。主要从事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工作,从事养禽与禽病防治方向的研究。承担《禽生产与综合实训》《动物解剖生理》等课程教学任务。主持参与完成了省市各级教科研项目20余项。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省级专业期刊上发表10余篇专业论文。主编正式出版教材2部,参编教材2部、高职特色校本教材1部。“双高”计划畜牧兽医高水平专业群,国家级骨干专业畜牧兽医专业,国家级畜禽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职业教育畜牧兽医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畜牧兽医专业试点专业等项目的核心成员。入选农业农村部“名课名师”项目,主持贵州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禽生产与综合实训》,获贵州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指导学生获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3项)。

课程团队简介:

   课程组成员主要来自国家级畜牧兽医教师教学团队和国家级畜禽健康养殖协同创新团队,师德师风高尚,教学队伍结构合理,整体水平高。“双师”比例为80%,专兼比3:1,有企业经历的人员比例为100%,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占24%。其中有执业兽医师4人、二级技师1人、考评员5人,是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体;在学历与职称结构方面,博士2人,硕士6人,三级教授1人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4人;在年龄结构方面,45岁以上4人,35-45岁3人,35岁以下2人。课程组教师主编或参编教材4本;主持或参与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主持或参与“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等5个国家级项目建设、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6个项目建设。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课题4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3个,发表学术论文47篇,其中SCI论文1篇,核心论文19篇。

课程简介:

    课程是国家级畜牧兽医高水平专业群核心专业、国家级骨干专业畜牧兽医专业核心课程。课程自2010年国家骨干专业畜牧兽医专业建设确定其为岗位能力核心课程起即开展课程改革,2011年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2013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016年作为贵州省人才质量提升工程畜牧兽医省级骨干专业岗位核心课程继续开展建设,2018年被评为院级优质课程,2019年被确定为院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2020年获评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1年入选超星优质课程资源包,2022年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课程围绕学院“立德树人,以技立业,服务社会”的办学定位,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接山地畜牧业发展需要,融入1+X家庭农场畜禽养殖证书、执业兽医师证和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技能大赛标准,教学总体目标是立德树人,培养具备养禽的基本素养,适应山地禽业生产要求的“会建场、能饲养、精繁殖、善防控”“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课程内容包括鸡生产、鸭生产、鹅生产和其它禽类生产4个模块,肉鸡养殖等10个项目、肉鸡品种识别等27个学习任务,共计108学时。课程微课视频总数量67个,采用中英文字幕呈现,视频总时长528分钟,测验和作业的习题总数603道,考试题总数290道,养禽技术规范标准、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国家标准、文献资料、鸡新城抗体水平测定国赛规程等非视频资源113个。建有课程标准1个,课程教案1套,电子课件50个,养禽虚拟仿真软件1套,农技服务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各1个,教学案例20个。

 本课程通识性和应用性强,适合畜牧兽医类、 医学类、动物科学类的大学生和社会从事家禽养殖人士的学习。

课程自编配套教材:

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养禽与禽病防治》,朱锋钊、黄雪飞,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0年12月

 

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家庭农场畜禽养殖1+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家禽饲养工、家禽繁殖工、动物检疫检验员、动物疫病防治员。

分享到
编辑:  丨 内容来源: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