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溺水,从我做起。盛夏将至,天气逐渐转热,师生旅游、涉水和游泳行为逐渐增多,溺水事故进入多发高发期,教育引导全体师生做到“我的安全我负责”,要理清本人是自己的安全第一责任人,让每一名师生心中种下一颗安全的种子,告诉全体师生水的危险和自救的方法。
一、防溺水“七不两会”

二、防范溺水小措施
不擅自接近水域: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不要擅自接近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
关注安全标识:在游泳场所应注意安全标识,不擅自进入禁止游泳的区域。
不随意跳入水中:应避开未经了解的水域。
不单独游泳:应避免独自游泳,尽量有专业人士陪同。
了解水域情况:在游泳前,应了解水域的深度、水流情况等,选择适合自己游泳的地方。
穿戴救生衣:对于不会游泳或游泳技巧不熟练的同学,应穿戴救生衣,增加自救能力。
三、溺水如何自救
镇定第一。尽量保持冷静,不将手举过头顶,不拼命挣扎,放松全身,去除重物。
仰泳露鼻。屏住呼吸,头向后仰,面部向上,使口鼻露出水面。
深吸浅呼。呼吸时注意吸气要深、呼气要浅,双手和双腿有规律地拂水,如遇漂浮物一定要抓紧,同时向周围求救。遇人营救,积极配合,切勿惊慌抓抱救援者。

四、同伴溺水如何互救
发现有人溺水,要立即大声呼救,并向周围大人求救,增加救援人力。
立即拨打110或119报警,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将岸边救生圈、泡沫、木板等抛给溺水者。
不要直接跳下水或手拉手施救,避免造成连环溺水的悲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