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下午,铜仁职业技术大学受邀与铜仁博物馆举办的“神秘铜仁·文化相约”国际文化交流体验日活动在学校图书馆正式拉开帷幕。来自30多个国家100余名留学生们、铜仁市朱砂制作工艺非遗传承人胡小鹏等参加活动。
活动伊始,留学生们带来了各国特色的文艺节目。来自科特迪瓦的留学生王书乔和利比里亚的留学生罗兰德演唱英文歌曲《SUCCEED》;还有来自喀麦隆的留学生艾提安、罗昊杰、马松才合唱中文歌曲《今生缘》等表演,引起全场师生连声喝彩,掌声不断。紧接着,一场深度的铜仁文化探秘之旅徐徐展开......
“千年丹都·朱砂画作”的非遗世界。铜仁朱砂文化历史悠久,朱砂绘画更是将矿物特色与传统书画技艺完美融合。在朱砂制作工艺市级非遗传承人胡小鹏老师的讲解中,留学生们欣赏着老师带来的朱砂手工成品画,惊叹于其鲜红的色泽。而真正的高潮在于创作:他们提前准备了代表本国文化的线稿。
此刻,他们用安全的朱砂颜料,为这些熟悉的轮廓注入东方的灵魂。笔尖蘸取鲜红,细细填充。最后盖上铜仁博物馆印章,一幅幅融合了异域风情与中国红的文化画作,在笔下诞生。
“傩韵字谜·活字印刷”。傩文化是铜仁极具代表性的非遗瑰宝,现场为大家准备了刻有“日月金木水火土”等傩文化符号的活字模块。在指导老师尹张敏的娓娓道来中,古老的傩文化对联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寄托着美好祝愿的故事。
墨汁刷过,宣纸铺上,轻轻一压——汉字的神韵便跃然纸上。不同文字在同一幅作品上相映成趣,装裱入框,成为他们亲手“印刷”出的、独一无二的铜仁记忆。
“梵净印记·植物拓印”环节。这不仅能让大家亲近梵净山的生态之美,现场还准备了梵净山特色植物叶片和环保材料,在指导老师刘嵘嵘的示范下,大家将形态各异的叶片放置在环保帆布包上,用小锤轻轻敲击。
“咚、咚、咚”的清脆声响中,植物的形状、纹理甚至色彩,都被神奇地“转印”到布面上。有人精心布局,创作出对称的图案;有人随性组合,拓出自然的野趣。每一个帆布包,都成了一个装着梵净山秋日气息的“自然纪念品”。
活动尾声,留学生们手举自己的作品合影,拓印着植物脉络的帆布包、印着傩对联文字的活字印刷品、散发着东方红的朱砂画。笑容是他们共同的语言,见证这次跨越文化的友好交流。古老铜仁文化,在互动中焕发新生!
贵公网安备 52060202000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