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4日至9日,铜职农科技小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前往玉屏县亚鱼乡郭家湾村,针对养殖户反映的肉牛腹泻问题,团队走访多户村民,排除疫病传播原因,依据团队所学,提供科学中西药混合配比解决方案,促进乡村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清晨,畜牧兽医、动物医学、生态农业等专业15名队员怀揣着“解决乡村养牛产业”目标,迎着朝阳踏上了前往郭家湾村养牛农户的征程。
在到达农户家中后,眼前的景象让队员感受到了养殖的不易和养殖户的艰辛。在一排排整齐的牛舍中,部分牛只的精神及状态不佳,腹泻的症状明显。发现相关情况后,队员迅速投入工作,分成了两个小组,有条不紊地对其进行分析检查。
一组队员与养殖户进行深入的交流。详细了解牛群的饲养管理情况、饲料来源、疫病防控措施等。养殖户积极配合,倾诉着他在养殖中的困惑。养殖户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科学的养殖方法,在饲料的搭配和储存,牛舍的清洁消毒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这是导致牛腹泻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组队员则对腹泻的牛只进行了细致的临床检查。从观察牛的精神状态、体温、呼吸、粪便性状等出发,并采集了样本初步检测分析。在检查过程中,队员发现部分牛只腹泻,粪便含有未消化饲料,并伴有脱水、消瘦等。检测发现粪便中存有寄生虫,他立即向养殖户提出了初步的治疗建议,使用柔软牧草、混合驱虫药等,并强调了及时隔离病牛,以免其他牛只感染。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牛腹泻的原因,队员还对养殖环境进行了评估。团队发现一些牛舍通风不良,导致舍内湿度较大,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排水设施不完善,使得污水积聚;粪便处理不及时,造成了病原体的传播。为解决这些问题,团队提出饲养管理、养殖环境、合理用药等解决方案。在饲养管理方面,建议养殖户制作青贮饲料,均衡搭配营养;在养殖环境方面,要求养殖户加强牛舍通风换气、清理消毒,保持舍内干燥清洁;在合理用药方面,采取针对性选药、验药、用药。
在调研过程中,队员不仅关注牛腹泻的现状,还积极向养殖户宣传科学养殖的知识和理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养殖户讲解了牛的生理特点、营养需求、常见疾病防治。养殖户认真倾听,不时提出问题,与队员进行互动交流。农户纷纷表示,这次技术培训非常实用,对肉牛养殖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发放了精心制作的技术操作指南,并留下联系方式,方便后期反馈跟踪。
经过团队6天的努力,肉牛腹泻得到了有效控制,牛只精神状态逐渐好转,食欲增加、粪便恢复正常。看到这些变化,养殖户脸上露出了欣慰笑容,对团队点赞并发朋友圈表扬。
此次“三下乡”活动,团队深入养殖生产第一线,为养殖户解决了实际问题,助力了乡村产业发展,团队成员在实践中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在未来,团队将继续关注乡村养殖产业的发展,为养殖户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与服务,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1:探查肉牛病因
图2:团队成员诊断治疗
图3为养殖户讲解肉牛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