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下乡】铜职农科技小院服务团队:科技助力郭家湾村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作者:作者:莫雨萍 图片:梁显润  来源:农学院  浏览量:549 日期:2024-07-08 

为了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铜职农科技小院服务团队以“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为主题,于2024年7月4日—8日在郭家湾村田间地里、农户家中尽显学农青年责任与担当。

团队在铜仁职院“郭家湾科技小院”主持人博士龚向胜老师带领下,深入田间地头,观察郭家湾村的农作物种植情况,对各类农作物生长状态进行细致观察。郭家湾村的贡米颗粒饱满、品质优良、营养丰富深受市场欢迎;但是存在着贡米种子育种培优技术相对薄弱,田间部分稻苗出现“出现枯心苗”“病健部界限明显”“叶尖灰白色干枯、扭曲干尖”“叶片变为灰白或淡褐色”“叶背可见幼虫钻入稻茎蛀食”等病虫害现象。同时发现,部分农户过度依赖农药,农药使用频率高的问题。

傍晚走进农户家中,与农户们面对面交流。据了解,郭家湾种植贡米秧苗,均发生了虫害,虫害分布不均匀,病虫害严重程度不同。村水稻种植面积1580亩,螟虫危害程度及相应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数:未发生虫害水稻占总面积10%左右,10%水稻虫害的占10%左右,20%水稻虫害的占30%左右,40%水稻虫害的占15%左右,50%水稻虫害的占5%左右,虫害导致相应的水稻产量减少,水稻产量、水稻面积与虫害量呈正相关。

图片1.png

图一:患白枯叶病的贡米稻苗

针对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种植难点,团队学生结合农户所需和自身所学,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在育苗方面,采用浸果灵或强氯精浸泡种子,洗净后常规催芽播种;在病虫害方面,针对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白叶枯病、稻纵卷叶螟、稻二化螟等病虫害问题,团队提出选种抗性品种、种子消毒、稻田养鸭、减少氨肥使用、增施腐熟有机肥等建议。

针对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性难点,团队根据当地土壤养分状况,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包括肥料种类、施肥时间和施肥量,确保作物能够正常生长和发育;根据气候环境,合理安排播种时间、灌溉方式和灌溉量,确保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能够获得充足的水分;

如何减少水稻病虫害发生,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规律,选择合适的农药种类、使用时间和使用方法;同时注意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和残留问题;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利用天敌如稻田养鸭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轮作、间作、深耕深翻土地等,及时清除杂草、病残体等,破坏病虫害的生存环境,减少病虫害的传播途径,为农户提供科学种植方案和病虫害防控计划。团队还就如何选用农药、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等问题进行了详细指导。

图片2.png

图三:稻田养鸭

关于稻田养鸭模式,龚博士分析道:“鸭子不仅能吃掉稻田里的各种害虫和杂草,还能有效促进水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控制稻田有害生物的危害,鸭粪也可作为稻田的肥料,形成不施用农药和化肥的生态种养环境,有效降低了人工管理成本,提高了稻米品质。”

团队通过田间查看、查阅资料、入户调查等方式,围绕郭家湾村贡米、稻田鸭产业,从规模、产业链、技术支撑、经济效益等方面开展调研,深入了解郭家湾村农业产业的现状和发展需求;通过技术交流和答疑解惑有效提升了农户的种植技术水平,解决了生产中的技术问题;期间,我院与郭家湾村建立了校村合作关系,团队提出了贡米延长产业链、打造休闲农业村寨、加强宣传与品牌塑造等建议,对于推动了郭家湾村农业健康发展。

图片3.png

图三:龚博士在田间地头进行指导种植

后续,团队将继续关注郭家湾村稻米产业的发展动态,通过跟随博士教授团开展社会服务,积极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团队也将总结经验,努力提升专业技能,增强服务“三农”本领,继续参加下乡活动,深入生产一线、服务“三农”,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图片4.png

图四:铜职科技小院团队在田间合影留念

收藏本页  |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