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护您黔行·共筑防线”志愿服务队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进入第三天。在党的104周年华诞这一庄严时刻,队员们将赤诚初心化作行动,深入正光社区蓝溪谷地,用专业与热忱编织起一张守护“朝阳”(儿童)与“夕阳”(老人)的健康之网。这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堂在服务奉献中锤炼党性、增长才干、体悟民情的生动思政大课。
晨曦微露,队员们已在社区中支起服务点,为社区村民免费开展基础健康监测(身高、体重、血压、血糖)。每一次精准测量、每一笔细致记录,都承载着对乡亲健康的责任。面对血压、血糖异常的长者,队员们化身“健康翻译官”,用淳朴的语言耐心解释风险,提供低盐饮食、规律作息等生活建议,并反复叮嘱“叔/伯/婶,身体要紧,抽空去卫生院瞧瞧”,将队员们的专业素养融入贴心叮咛。
聚焦“朝阳”守护:在社区小广场,队员们为嬉戏的孩子们开设“健康小卫士”趣味课堂。用生动的卡通图片、互动问答,讲解手足口病预防、七步洗手法、防溺水安全知识。“小手搓搓,细菌跑跑!”孩子们稚嫩的跟读声和认真的洗手模仿,是健康意识萌芽的最美回响。
心系“夕阳”安康:针对社区常见的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问题,队员们走进老人聚集的树荫下、院坝里,开展“唠嗑式”微宣讲。用“少放半勺盐”“晴天晒晒背”“走路拄根拐杖稳当些”等接地气的话语,传递慢性病管理要点和防跌倒知识。一位阿婆听完后感慨:“姑娘讲得明白,我这老骨头是该多小心!”
队员们手持图文并茂的“健康锦囊”手册,主动“送讲上门”。无论是闲庭信步的村民,还是带娃的家长,都能听到用质朴醇厚的语言解读艾滋病、流感、肺结核预防“干货”。清晰的疾病传播图示,让抽象知识变得触手可及,打通了健康科普的“最后一米”。大叔那句“以前觉得远,现在知道很有用!”的感叹,正是对党领导下卫生健康服务深入基层成效的质朴认可。
“护康黔行·仁心筑梦”实践队用青春的脚步丈量乡村,用专业的温度守护健康,用反思的深度促进成长。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广袤的乡村是青年学子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广阔舞台。这堂在党的生日里进行的特殊“实践课程”,必将激励团队成员和更多青年学子,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健康中国贡献不竭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 上一篇:【三下乡】专业赋能成长,关爱助力前行
- 下一篇:【三下乡】多元守护,温暖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