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锦江河畔氤氲着薄雾,一位身着白色太极服的老者正迎风展势。云手如揽月,单鞭似拂柳,行拳间衣袖生风。一圈一转,一步一移。将“棚、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的太极“十三势”的刚柔之道演绎得酣畅淋漓。这位把退休生活谱写成奉献长歌的老者,正是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离退休党总支书记、铜仁市关工委教育辅导团副团长、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杨胜修。
太极拳讲究“致广大而尽精微”,这何尝不是人生的修为?收势后的杨胜修轻言笑语:“善得善用,善学善受益。”自2011年退休以来,这位有着45年党龄的老党员,以太极拳般的恒心与韧劲,在离退休党建、关心下一代、乡村振兴等领域中持续发力,将"银发力量"转化为服务社会的汩汩清泉。
党建先锋:银发堡垒的筑造者
在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离退休党总支办公室里,墙上“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党支部”的牌匾熠熠生辉。杨胜修轻抚着2013年由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中共贵州省委老干部局授予的“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党支部”的铜质奖牌回忆道:"当时很多老同志反映活动场所不足,我们跑遍原铜仁农校、铜仁卫校、铜仁财校的每个角落,最后将原铜仁农校一间废弃活动室改造成了’老党员之家‘。“
十年磨一剑,这位"党建工匠"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构建起"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三级联动机制。从建立“政治生日”制度到开设“银发微党课”,从组织“重走长征路”到撰、编、审、排上墙的《学习园地》,他带领全院离退休党员们成功打造出"五好基层党组织"、“六好”示范党支部、老干部先进集体等7项省、市级荣誉。2024年,当离退休第一党支部入选全省"六好"示范党支部时,一位年近90岁的老党员握着他的手说:杨书记,咱们这个“家”越建越暖了!
育苗园丁:心灵灯塔的守护人
“同学们知道‘甘溪遭遇战’吗?”在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主题为“赓续红色血脉、讲好红色故事,困牛山百壮士一一革命战争史上千古壮举”的讲座上,杨胜修用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在《长征》中的叙事,讲叙“突出重围”的故事点燃了同学们眼中的星火。作为铜仁市关工委教育辅导团副团长,他在全市10个区、县的中小学课堂上,把党的创新理论化作春风细雨。在留守儿童和困难青少年的送书包学习用品的活动中,他与孩子们互动时,总会送上一句话:“做自己的太阳”。
十四年间,78场的宣讲活动,覆盖5000余人次,175个留守儿童获得帮扶。他撰写的11篇理论文章在省级刊物发表,其中《对教育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被列为关工委培训教材。2020年荣获"全省关心下一代模范五老"称号时,他正在松桃苗族自治县间课堂上给孩子们讲"半条被子"的故事。
乡土智囊:青山沃野的耕耘者
春分时节的松桃苗族自治县盘信镇杨柳村的油茶基地里,杨胜修手持剪刀示范剪枝:“去弱留强,就像我们老同志,把经验传给年轻人。”在他的“银发智囊团”带领下,200余名青年农民成为新时代的“新农人”,8名"科技二传手"成长为致富带头人,6项实用技术落地生根。
从江口土鸡养殖到碧江果园节本增效,从油茶剪枝到葡萄管护,这位"编外技术员"的足迹遍布铜仁12个乡镇。2023年在定点扶的沙坝河乡界牌村指导葡萄管护时突降暴雨,他坚持完成技术示范,淋湿的笔记本上墨迹洇开,却让葡萄架下的农户们红了眼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在2025年4月3日的贵州省老干工作"双先"表彰会上,杨胜修的获奖感言是:“这份‘全省老干部先进个人’荣誉,既是对我的肯定,更是对我的鞭笞,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我将继续坚持退休不退色,离岗不离党的誓言,只要身体允许就要尽己所能为社会发光发热。做新时代的‘太极推手’——把正能量推向社会,把好传统推给下一代。”(杨聪训)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铜仁市“国家安全·青春挺膺”主题团日示范活动在我院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