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发展规划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高职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全面推进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实现学院“质量、效益、结构、规模”的协调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部分   “十一五”期间发展状况

  

一、办学主要成就

(一)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重视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

1、确立了校企合作办学思想

融入校企合作办学理念,确立了“校地携手、系村共建、多元结合”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主动围绕区域人才需求办学,定期开展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引着人才需求走,跟着产业发展转,牢固树立了校企合作办学观念。各专业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新路子,构建了“专业+基地+农户”、“教师+基地+学生”等产学结合模式,形成了“校企一体”、“系村共建”、“院县合作”等政校企村联动发展模式。

2、构建了人才需求调研机制

规定了新专业申报必须开展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建立了由行署牵头、各县协助、学院实施的人才需求调研机制,每年定期对各县产业、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调研;依据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及时调整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善专业结构,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3、建立了院县合作办学机制

建立了院县领导对接制度,每位学院领导负责联系1-2个县,并负责协调与该县的相关工作,与德江、印江、松桃等县达成了院县合作办学协议,构建了学院与县合作、系与部门合作、专业与企业(乡镇)合作的院县合作办学格局,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和定向培养,形成了政校企(村)共同育人、互利双赢的合作机制。

(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以全日制教育为主的办学格局初步形成

在建院之初的四个教学单位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已发展成八系一部(生物工程系、药学系、医学系、护理系、经济与管理系、人文社科系、机电工程系、计算机及应用系、成教部),面向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学生近4500人。学院成教部开设畜牧兽医、农学、护理等高职高专专业,有非全日制专科学历教育在校生465人,是贵州省畜牧兽医专业唯一的专科自考主考院校,在教育结构上体现了以全日制教育为主,继续教育为辅的合理布局。

(三)教学中心地位突出,教学条件得到了改善

学院举全院之力,为教学工作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在收入分配上向一线教师倾斜,奖励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优秀者。学院高度重视教学实训条件的改善,每年投入足够的经费购置实训教学设备及材料,保证各专业、班级校内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十一五”期间,扩建了制药技术、养殖技术、医学技术等8个实验实训中心和铜仁地区民族制药厂、附属医院、孵化育雏场等12个生产性实训基地以及2480个座位的多媒体教室。目前学院校内实训基地建筑面积73160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690.2万元,基本形成了校中有厂、厂中有校的格局。

(四)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优化,教学团队建设初见成效

通过实施“名师技师引进”、“能工巧匠聘用”、“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教授培养”、“研究生培养”等工程,初步建成了一支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与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335人,教授22(其中省管专家1人、地管专家5)副高职称104人,硕博士138人(其中博士8人),双师素质教师280人,兼职教师358人。通过教师下农村、到企业、进基地技术服务和顶岗锻炼,造就了一批“脚上有泥、手上有茧”的“天麻教授”、“鹅教授”、“鱼教授”,有25名教师受聘于政府、企业担任“技术帮手”、“技术总监”、“技术顾问”。“植物药生产技术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植物生产技术教学团队”和“大学生文化素质修养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中兽药研发团队”被评为“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

  (五)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十一五”期间,学院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1、优化专业结构,初步形成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群

学院按照“与地方经济发展互动,与职业岗位需求同步”的专业建设思路,对原有专业进行整合优化,构建了药物制剂技术、畜牧兽医、设施农业技术、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旅游管理、护理、医学检验技术、会计电算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专业为龙头的九个专业群,带动了学院33专业建设发展。

2、合作办学有成效,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

学院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结合专业实际,创建了各具特色的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如依托地区民族制药业发展,以“生产好一种黔药,检测好一个样品”为着眼点,创建“分剂分期、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区域生态畜牧业发展,以“喂好江口萝卜猪、养好思南黄牛”为着眼点,创建“分类教学、学用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地区生态茶产业发展,以“建好山竹大棚,栽好黔东特色果蔬”为着眼点,创建“依季分类、按棚分组” 等人才培养模式。

3、课程改革得到突破

以学生就业岗位所需的品德、知识和技能为逻辑起点,立足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形成了“项目任务型”课程体系建设思路,《园林植物识别技术》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大学生文化修养》、《健康评估》、《中医诊疗技术》等4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4、推行以顶岗实习为重点的工学结合形式

学院以顶岗实习为工学结合的重点,围绕顶岗实习岗位不足和管理难的突出问题,制定出台《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建立“校企携手,学校主导,企业参与,以师带徒,过程跟踪”的顶岗实习运行机制,制定“精心组织、一人一岗,校企规章、共同约束,学校巡查、定期访问、导师认定、校企考核、绩效评估、总结表彰”的顶岗实习校企共管制度,强化顶岗实习过程管理。

5、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强化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注重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跟踪服务工作,年均就业率位于全省前列,毕业生平均称职率为98.17%。培养出了首届全国“十佳大学生村官”张阳为代表的一大批毕业生典型,他们以“下得去、留得住、撑得起”和“肯干、能干、会干”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

(六)紧紧围绕教学和经济发展开展科研,技术服务成效显著

1、围绕人才培养和生产需要开展科研

学院成立有铜仁地区民族兽药研究所、铜仁地区民族医药研究所、铜仁地区民族文化研究所、铜仁职院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武陵山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铜仁地区旅游研究所等研发单位。创办的《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于2003年创刊(内刊),共刊登论文1020篇,其中社会科学、教育教学类论文570篇;自然科学类论文450篇。教师已出版专著33部,主(参)编教材102门,发表论文960篇(其中442篇为中文核心期刊),主持承担国家、省部级、地厅级和企业横向各类科研课题169项,获立项经费900余万元;横向课题不断增加,2009-2010学年度横向技术开发课题到位资金147万元;获省、地科技进步奖、人文社科奖、教学成果奖58项。

2、技术推广与培训紧扣地方产业发展

围绕铜仁地区生态养殖业、生态农业、民族制药业及旅游业等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开展新技术及技能培训,共培训兽医、基层农技员、农民创业大户、乡村医生、下岗工人等2万多人次和乡村干部2100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0375人,培训转移就业率达87.3%

3、科技“惠农”服务致富一方

实施师生“进村入户”计划,深入铜仁地区50个村寨进行技术服务,把新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切实解决农民技术问题4000多个,转化科技成果54项,其中水竹村、开天村、云舍村等10个村,在学院的技术帮扶下,已建设成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开展“120”农技服务,响应服务400余次。

4、对口帮扶带动发展

学院是湘鄂渝川黔五省边区职教集团副主席单位,是“贵州省地方性高职院校校际协作会”理事长单位,同四川警安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等开展对口交流与支援,并带领帮扶玉屏职业中专学校、松桃职业中专学校、思南职业中专学校等发展。近三年学院为成员单位和对口交流学校培训师资及干部127人,接纳学生学习112人。

(七)创建“五元文化”德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成效

在学生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院创建了以先进文化、职业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黔东文化的“五元文化”为主要内容,以长征火炬节、技能展示节、优秀民族文化艺术节的“三节”和热爱生命、学会感恩、艰苦奋斗、立志成才的“四主题”为载体的高职德育工作模式。通过“五元文化”教育入校园、进课堂、上赛场等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打造了浓厚的育人环境,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奠定了基础,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

(八)加强国内外交流,促进合作办学

学院尤为重视和加强对外交流以及合作办学,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10余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合作关系,实现了层层交流和师生互派学习。与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大学实施了协议办学,开通了国际联合办学渠道。

(九)办学竞争力提升,综合实力位于省内高职院校前列

“十一五”期间,学院办学水平已提升至贵州省同类院校前列。 2006年“医学技术实验实训中心”、“计算机实验实训中心”顺利通过了基础课实验室合格评估;2007年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09年成为贵州省首批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0年获得贵州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优秀等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表现在:

(一)学院专业建设得到较快发展,但结构还不够合理,与地方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及新农村建设,特别是与”中国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区”的建设要求还有差距。

(二)学院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校企合作办学机制还不够完善,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与培养创新型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要求还有差距。

(三)学院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管理机制和评价机制还不完善,特别是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任务课程改革仍处于攻坚阶段,人才培养质量与产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

(四)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虽然有成效,但专业发展不平衡、教师结构不够合理、教师实践能力不够强、教学名师欠缺、行业企业兼职教师队伍不够稳定,与学院内涵建设要求还有差距。

(五)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但就业质量与学生要求还有差距。

 

第二部分   “十二五”期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秉承“立德树人,以技立业,服务新农村”的办学理念和“明德、求真、笃行、自强”的校训,念“三农”经,走“三农”路,创“三农”牌;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政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完善“校地携手、系村共建、多元结合”办学模式和深入推进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专业教学团队实力,拓展生产性实训基地,提高学院的人才培养力、技术开发力和社会服务力。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主动适应铜仁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党委领导下的校企合作理事会管理体制机制,围绕铜仁地区打造“中国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区”的要求,做精做特做大做强一批支撑引领地方产业发展的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加强师资“双达标”建设,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突显“贴农惠农”办学特色,在建设省级示范院校基础上,将学院建设成为振兴区域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结构合理、办学水平整体提升、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二)具体目标与主要任务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和地方产业经济形势的变化,结合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实际,确立以下目标和任务。

1、办学规模

2015年,学院设置1012个系,在校学生达10000人以上,留学生达50人。

2、党的建设

加强和改进学院党的建设。把学院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广大师生。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加强学院领导班子和中层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选拔任用学院中层领导干部。加大学院中层领导干部培养培训和交流任职力度。着力扩大学院党组织的覆盖面,推进工作创新,增强生机活力。

3、专业建设

以铜仁行署为主导,以国务院在铜仁建设的“中国健康营养产业示范区”支柱产业发展为导向,重点与贵州百灵、神奇、华力等主要企业合作,共建药物制剂技术、畜牧兽医、设施农业技术、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旅游管理等优势专业,并将上述专业建设成为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的特色品牌专业,同时发挥专业引领和带动“中国健康营养产业示范区”支柱产业发展的作用。此外,结合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及时增设特种动物养殖技术、中草药栽培技术、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食品营养与检测、兽药生产与营销、临床医学、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开发农村能源与应用、茶叶营销与管理等专业,构建以农为主、全方位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专业体系。力争2015年高职专业总数达42个,建成国家级重点专业23个,省级重点专业57个,院级重点专业1012个。

4、人才培养

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和完善具有专业特色的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双主体”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人才培养力。以我院和铜仁地区所辖的思南、印江、石阡、沿河、德江、江口、松桃、玉屏县及万山特区和铜仁市实行院县(市)订单培养和校企联合培养为主要合作办学方式,创建“分剂分期、学研结合”、“分类教学、学用结合”、“依季分类、按棚分组”等多样化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双主体”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人才培养力。

②制定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铜仁地区产业升级的需求及岗位技术需要,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目标。

③课程建设与改革。完善课程负责人制度和课程建设成果奖励制度,实施任务驱动课程教学模式,与企业共同构建以核心课程为重点、精品课程为品牌、特色课程为亮点的项目任务课程体系,突出培养学生胜任力,引导学生学习力、创新力的形成,建设一批体现铜仁地方文化特色的精品课程。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毕业生就业岗位所需的品德、知识和技能为逻辑起点,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工作知识为参照点,按照“够基础、强技能、重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推进校企、校校合作开发课程,每年开发出版教材510本。

④健全和完善各种教学制度。结合教学改革和校企共育人才培养需要,到2015年,力争全院重点专业主干课程的优秀率达到70%,一般专业达到40%以上,所有专业的主干课程均达到合格标准。

完善过程考察与关键点控制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建立学校、行业、企业、学生的多元评价体系。

5、师资队伍建设

采取企业实践、挂职锻炼、项目开发、科技服务等方式,与铜仁川主科技、梵净山生态茶叶等主要企业合作培养一批教学名师,提升专任教师双师素质能力;完善从行业企业引进或招考兼职教师制度,提高兼职教师授课津贴,加强兼职教师分类管理,建设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骨干教师为支撑、双师教师为重点、行业专家和能工巧匠为辅助的专兼结合双师教学团队,实现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90%和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教学课时比例达50%的目标。

①教师总数:按在校生10000人规模,配备专任教师500人。其中:专任基础课教师125人,专任专业课教师375人。

②职称结构:专任教师副高以上职称达30%以上。

③学历结构:本科学历100%;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比例≥60%

④双师结构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专任教师总数的90%以上。

⑤兼职教师结构:根据教学需要,聘请行业专家、行业名人、技术骨干、能工巧匠承担专业课教学,课时比例达专业课总学时的50%以上。

6、应用技术研究

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及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教学科研课题,争取横向科研课题,开展院级课题立项研究,使科研课题到位资金逐年增加,力争2015年横向科研课题到位资金达250万元。2015年前,依托学院科研活动平台,将《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转为公开发行刊物。

7、服务能力建设

依据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引入行业企业资源,合作共建应用技术服务中心,完善“120”农技服务体系和专家服务系统,强化产业技术服务,加强横向课题研究,强化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提升学院科技惠农服务的能力,促进学院发展。积极开展新技术及职业技能培训,力争年培训能力达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的两倍以上。参与铜仁地区12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成为铜仁地区技术培训、技术研发和文化传播的中心。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展社会服务能力的内涵。

8、校园环境建设

进一步绿化、美化、亮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网络资源,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扩建一体化教室3500平方米,新建科技馆3000平方米、黔东旅游文化馆3000平方米和新技术推广中心2000平方米。

9、实训基地建设

依托政校企合作理事会力量,提升学院资源整合能力,共建铜仁地区质量技术检测中心,扩建铜仁地区民族制药厂和附属医院,发挥中央财政支持的制药实训基地引领功能;改扩建生态养殖科技园、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茶树种植科技示范园等重点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厂校融合”的实训基地共建模式。

根据教学需要,配齐配足相关实验实训设备,力争2015年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6000万元。积极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保证每个专业有3个以上教学密切型基地、2个以上技术合作型基地和4个以上就业型基地,加强基地运行管理,提高运行效益和质量,力争三分之一的专业课到企业实施。

10、图书馆建设

建设一支专业结构合理的图书信息技术管理队伍,实现信息检索网络化、存储方式数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和管理队伍专业化。平均每年新增图书6万册,到2015年图书馆纸质图书藏书量达80万册。

11、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依托地方政府,建立政校企合作理事会,明确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学校各方合作培养职责权限和义务,实施院县订单合作培养和校企村联合培养,完善人才需求调研、院县企高层领导互访、教师与技术人员互兼互聘、教师联系企业村寨等制度,采取引企入校、院企合作、系村结合等方式,分类创建教学型、就业型和技术型合作基地,形成政府依法管理、部门企业共同参与、学院按章自主办学的校企人才共育紧密型政校企村合作办学体制机制。

12、资金筹集

为保证上述各项建设的顺利进行,除正常开支外,争取地方财政专项拨款6000万元、国家项目资金3000万元、行业企业资金1000万元,学院自筹3000万元。

三、发展思路

巩固学院建设成果,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着力解决制约学院发展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把学院发展重心放到内涵建设上,把工作重点放到强化办学特色上,全面提高育人质量。

——以组建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为突破口,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学院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和谐学院建设。以组建学院校企合作理事会为突破口,推进学院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学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在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重视学校共青团工作。切实维护学院和谐稳定。重视解决好师生员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完善学院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妥善处置各种事端。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建立健全学院安全保卫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加强学院师生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提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重视“立德树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丰富品德教育内容,拓展品德教育渠道,创新品德工作载体,营造品德养成环境,以先进文化引导人,以红色文化鼓舞人,以职业文化塑造人,以传统文化熏陶人,以地方文化浸润人,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以技立业”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着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结合铜仁地区行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新农村建设及职业岗位的需求,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学习力、胜任力、创新力。

——以“服务新农村”为主旨,强化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技术支撑的能力。以校县、校企、校村合作为基础,依据行业、企业及新农村建设需要,开展订单办学、定向培养,搞好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创新服务机制,拓展服务途径,切实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主要措施

(一)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加强专业建设

1、优化专业结构

根据铜仁地区打造“中国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区”的需要,整合资源、改造老专业,增设新专业,建立与铜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新农村建设要求相适应的专业体系。

2、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根据地方产业发展需要,针对职业岗位的现实及发展要求,结合行业职业标准,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并组建适于学生就业岗位纵、横发展的教学标准体系。

3、完善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紧贴地方产业发展,与铜仁地区质量技术检测所共建铜仁地区质量技术检测中心,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完善具有专业特色的分项目、分季节、分阶段、分学期的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

4、深化项目任务课程改革

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以毕业生就业岗位所需的品德、知识和技能为逻辑起点,按照“构基础、强技能、重发展”和突出“学习力、胜任力、创新力”培养的要求,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工作知识为参照点,开发项目任务型课程,构建项目任务型课程体系。

5、推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

进一步推行“专业+项目+农户”、“教师+基地+学生”等产学结合模式,以及田间地头、畜禽圈舍、工场车间等多种课堂形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悟、悟中强。

6、探索师徒制和弹性学制的学习方式

各专业依据职业岗位群的发展,开辟35个专业方向,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兴趣选择,探索师徒制和弹性学制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岗位适应能力。

7、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素质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为重点,开展学生创业指导、创新思维训练、创业实践锻炼等,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素质,营造“时时创新、处处创新、人人创新”的氛围。

8、完善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

根据知识获得与技能形成规律,努力探究各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控制点,完善过程考察与人才质量形成关键点考核相结合的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

9、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长效机制

树立为毕业生就业终生服务理念,强化跟踪服务意识,建立“长短结合”的毕业生跟踪服务长效机制,实现“三个转变”:即实现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实现以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为主向以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发展能力并重的转变;实现由短期的不稳定的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向长期稳定的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转变。

(二)以密切校企关系为着力点,推进校企共同育人

1、搭建校企合作管理平台

由铜仁地区行署办牵头,组织地区教育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等地直相关部门以及各县分管教育县长和各职业院校共同筹建的政校企合作理事会,发挥理事会成员在经费筹措、兼职教师聘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毕业生实习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制定《铜仁地区职业教育政校企合作办学条例》和《铜仁地区政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明确政校企合作理事会机构的职责,积极推动地方政府依法管理、企业依法参与办学、学院依法按章办学。依据《铜仁地区政校企合作理事会章程》,整合、重组学院内部管理机构,完善院系二级管理体制,强化专业教研室职责,创建以专业为单位、专业管理委员会指导、专业主任重点管理的系级分类教学管理机制。

根据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选择重点合作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积极开展订单办学和联合办学,以共建示范专业为载体,搭建专业校企合作平台,聘请德高望重的专家、能手及管理者充实专业建设管理委员会,加强专业建设与校企育人的指导,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合作培养方案。

2、建立人人参与的校企对接制度

学院积极主动联系政府、行业、企业,建立校县、校企高层定期互访与对话制度,及时解决校企合作中的重大问题。教师有校企合作工作对象,通过走访沟通、技术服务、合作攻关、新技术培训、课程开发、实习指导、文化融合等,促进校企双方增进了解、互通有无,寻求校企利益结合点,实现校企联姻,推进教学密切型、技术密切型、就业合作型的校企合作。

3、完善校企育人过程管理

根据校企共同育人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组织领导和过程监控,创新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建立“校企携手、学校主导、企业参与、以师带徒、过程跟踪”的顶岗实习运行机制,完善“精心组织、一人一岗、校企规章、共同约束、学校巡查、定期访问、导师认定、校企考核、绩效评估、总结表彰”的顶岗实习校企共管制度,狠抓顶岗实习的前期准备、初期安排、中期检查、后期总结“四个环节”工作,做到顶岗实习的计划、标准、教师、企业、岗位、待遇、考核的“七落实”,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促进校企资源共享

本着“你助我育人,我帮你发展”的原则,积极推进校企人力资源共享、教学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和技术资源共享。

(三)以培养实践能力为重点,提高双师能力

1、实施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

在“十一五”实施“教授进村入户”的基础上,推行“教师进村入户”计划,完善教师一线实践锻炼制度。每年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行业、企业、农村挂职或顶岗锻炼,掌握和了解产业需求和产业现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推进新技术、新观念、新成果、新材料、新工艺等在地方产业升级中的应用,着力培养一批 “西瓜教授”、“鹅教授”、“天麻教授”等,将教师打造成政府决策的参谋顾问、企业生产的技术总监、农民致富的帮手。

2、继续用好用足地方人事政策

“十一五”期间地区行署特批我院从企事业单位招聘行业专家、技术骨干、生产能手和能工巧匠充实各专业教学团队,改善师资的能力结构。“十二五”期间,继续用好政策,在全国的大中型企业挑选优秀人才,充实专业教学教师队伍。

3、推行双师能力鉴评制度

在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下增设双师资格认定委员会,各系组建教师实践能力评鉴小组,根据专业教学与技术服务需要,确定实践能力考核项目、考核标准、考核规范等,在加强教师实践能力评鉴基础上,规范双师认定管理,废除双师资格终生制,建立按技术寿命周期重新认定的双师认定制度,在提高双师比例的同时有效提高教师的双师能力。

4、加大兼职教师聘用力度

在规范兼职教师管理和提高兼职教师待遇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兼职教师聘用标准,将本地区乃至全国社会影响大、实践能力强、技术精湛的行业名人、技术骨干、生产能手和能工巧匠聘请为专业兼职教师,加大兼职教师人才资源库建设,为兼职教师来校授课创造良好工作、生活环境,保证50%以上的专业课授课任务由兼职教师承担。

(四)以职业文化为切入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引入职业文化进校园

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将行业、企业、职业等要素融入校园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校感受到职业文化,培养职业意识,形成职业素养,为学生就业、创业奠定基础。

2、大力弘扬铜仁职院精神

秉承“明德、求真、笃行、自强”的校训,通过思想引导、教师垂范、实践锻炼等,大力弘扬“求真务实、自信自强”的大学精神,营造“严谨、求实、创新”的教风和“诚实、精艺、进取”的学风。

3、深入开展“五元文化”教育

通过开展“长征火炬节”、“技能展示节”和“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深化热爱生命教育;突出优秀传统文化及艰苦奋斗教育;继承和弘扬先进文化和红色文化及立志成才教育;倡导良好的职业文化及感恩教育;渲染朴实的黔东文化,实现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为指导,用丰富的先进文化引导人;以长征精神为旗帜,用绚烂的红色文化鼓舞人;以爱岗敬业为核心,用良好的职业文化塑造人;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感悟人;以地方人文生态为补充,用朴实的黔东文化熏陶人。

(五)以构建能力训练体系为主线,建设多功能实训基地

1、完善双证书制度

以校企共建专业为载体,将技师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3教学任务在企业完成,专业课程主要由企业兼职教师承担,实现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与专科学历证书相互融合的“双证书”制度。

2、构建专业能力体系

面向毕业生就业岗位的现实要求和发展需要,结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参照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编制能力训练标准,构建专业能力体系。

3、推进多功能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以增强校内实训基地生产功能和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功能为重点,按照校企合作系统设计与实施实践教学体系,企业补充设备、师资、技术、管理,探索基地可持续运行机制的要求,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

(六)以服务“三农”为载体,提升学院社会服务能力

1、完善多功能服务平台

整合学院优质教学资源,组建应用技术服务中心,设置专业技术服务部、信息技术服务部、综合培训部、技术研发部和技能鉴定部,集产、学、研、训、推多功能于一体,提升服务能力。开辟“农信之窗”栏目、农技“120”电话咨询热线、“移动短信”和地区热线电台服务,拓展服务领域。以民族制药厂、生态农业示范园、茶叶试验场和生态养殖场等为研发平台,加强横向课题研究,提升技术服务水平。

2、改进“120”技术服务方式

开通农技“120”电话咨询热线,加强信息技术电话咨询,节省服务成本。配备“120”技术服务专用车,加强重点地区技术响应服务,实现在离服务站和服务点30公里以内的地区通过“120”服务专车到现场进行解答和指导。让“120”服务电话成为学院服务社会的连接点,形成依据需求方的具体需要,选择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网络信息服务和技术帮扶等多种服务方式,集定期的固定技术服务和不定期的流动技术服务,以及教师服务、专家服务、学生服务于一体的技术服务方式,服务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

3、形成校政企村联动服务机制

依据“院县合作”、“校企合作”和“系村合作”框架,建立完善“政企校村”联动发展的校企合作机制,形成“下农村、到企业、进农户、惠农民”的服务特色。

4、国际交流与合作服务加强

建设期内,进一步落实与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大学签订的合作办学协议,加大联合培养力度,开展学生输出培训,并培养20个以上海外留学生。同时,争取与新加坡、韩国开展交流合作。

(七)以改革人事分配制度为突破口,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1、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根据“精简、高效、统一”原则,实行岗位目标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逐步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制度和岗位津贴分配